查看原文
其他

博物馆新形态?揭开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的“神秘面纱”!

黄晓琴 言之有范 2023-04-03

图片来源于文物陕西


4月28日,陕西考古博物馆对公众试行开放这一新闻引起了广泛讨论,它的建立和开放对于中国考古事业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近几年来,中国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的发展如日中天,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为何选址陕西?这一举措又将对文化事业产生何种影响?让我们一同走进考古圣地,华章陕西。


作者 | 黄晓琴
来源 | 言之有范(ID:yzyf2014)
本文字数4879字 | 阅读时间:12分钟

“山之有本,方巍峨高耸,雄踞厚土;水之有源,方为雨为露,为泉为渊。”

近日,陕西考古博物馆对公众试行开放的消息瞬间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座历经10余年建成的博物馆即已向外界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建设和开放在中国文化事业的建设、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无疑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有考古学家表示:这“再次迎来中国考古的‘陕西时刻’,也预示将要开启世界考古的‘中国时刻’”。

这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到底开创了怎样的新形态?与此同时考古博物馆、考古遗址博物馆、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以及传统历史博物馆之间又有哪些差别呢?

全国首个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近日在西安建成,于今年4月28日至7月31日对外试行开放。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把大遗址保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任务,并提出用“考古成果实证我国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目标。

此次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建成具有重要的领先和示范地位。公众除了对于陕西考古博物馆的期待之外,也产生了好奇和疑惑,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究竟是什么?

“追溯古今,探索本源”  

考古博物馆是具有考古学学科特点的博物馆,其收藏、展示与研究的对象是考古学所关注的人类及其所处环境的物质遗产,注重运用考古学理论来开展博物馆的业务工作,实现博物馆的收藏、展示与传播等各项功能。

考古博物馆始于19世纪的欧洲,是在近代考古学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博物馆类型。两个世纪以来,考古博物馆的数量不断增长,逐渐成为国际博物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继1819年全世界第一个考古博物馆正式开放,全世界各地也相继建立了考古博物馆,在19世纪掀起了建立和开放考古博物馆的高潮。

丹麦国家古物博物馆 (Danish National Museum of Antiquities)  世界上第一个考古博物馆 (图片来源:Tripadvisor)

随着考古博物馆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出现了众多的分支。目前并没有对于考古博物馆非常科学和完整的分类研究,但是大致分为了考古学学科博物馆和考古学的专题性博物馆,从广义上来说,考古遗址博物馆也可以包含在考古博物馆的范围之内,此外,在这三类之下又有更多的分支,陕西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就是考古学科博物馆的一个分支。

在2019年以前,国内的考古博物馆是以专题性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为主体, 综合性的考古博物馆数量极少,仅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大学的附属博物馆冠以“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名称。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官网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图片来源: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官网
2019年12月,中国国家考古博物馆开放,这是国内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

中国国家考古博物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与传统的历史博物馆相比,无论是在场馆的规模和建馆的难度上,考古博物馆的难度都要更大。因为考古博物馆不仅仅包含了传统历史博物馆的收藏、展示、传播等基本职能,更重要的是考古学藏品体系的建立和研究职能,因此,一个考古博物馆的建立需要一个庞大的、完整的藏品体系以及成立科学的、系统的研究体系。 

此外,考古博物馆在展出的方式上与传统历史博物馆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的历史博物馆一般以一个历史时期或是一个主题进行展览,但是考古博物馆一般是以考古学的研究为主,整体地考察一定时间内、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迹、遗物,即按照考古学文化来研究,着重于遗迹和遗物的系列和类型,而不是孤立地、鉴赏式地研究单个展品或者时期。 

另外,在展品的种类和来源上,考古博物馆和传统历史博物馆也有根本的区别。传统历史博物馆展示藏品,这些藏品的来源可能是他人捐献的、馆方购买的,或者是传世的物品。但是考古博物馆展示的是考古发掘的遗迹以及出土文物,例如探访、墓葬、建筑遗迹、桥梁遗址等。

因此,考古博物馆的展出空间很可能不只是室内的场馆,还有可能是室外的场地,例如即将开放的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场地就分为了室内和室外陈展区。

  考古博物馆的分类及区别

“陕西时刻”,打造博物馆新形态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会在陕西建立呢?

(一)

“文物之城”,助力构建考古事业新格局    


陕西省在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省会城市西安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

根据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显示,陕西有超过770万余件文物,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二。

此外,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10月,它是全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省级考古研究机构,六十多年的考古研究和考古成就才能够充分支撑起一座专业的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的建立为全国博物馆提供了一个新的形式,形成了考古事业的新格局。 

就国内而言,陕西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不是第一个以考古命名的考古博物馆,那它的建立和开放为什么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呢? 

(二)

“一馆四中心”,进入全链式新模式    


陕西考古博物馆依靠考古学科的地层学和类型学理论为主线进行展览,给公众展示了考古发掘、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和展示教育为一体的全链式展览,其中包含了考古博物馆、考古研究中心、科技保护中心、综合管理中心和公众考古中心,形成了“一馆四中心”的格局。 

此外,陕西考古博物馆分为室内展陈区和室外展陈区,室内展陈面积5800平方米,室外展陈区域10000平方米,共展出文物4218组5215件,其中90%以上都是首次公开对公众展出。

博物馆常设展览以“考古圣地 华章陕西”为主题,分为“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个篇章;室外有田野考古主题展示区、陶瓷石刻文物展示区等。

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的新形态、依靠考古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的全链式的新体系和科学的呈现方式奠定了陕西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的领先和示范地位。 

(三)

“沉浸式”的大型考古学科“大学校”      


博物馆依托考古学科建立,以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遗迹遗物为展示对象,许多文物被整体“打包”进了博物馆,保存了遗迹原本的面貌,向公众展示了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与现场保护、实验室修复以及考古学科发展研究,公众可以通过展品“沉浸式”的、全方位的了解考古学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大型的考古学科“大学校”,不仅仅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文化教育的功能,而且从中获得的考古学科知识体系是非常科学的、具有连续性的,只要你想了解考古学科,了解考古学科中的地层学和类型学理论,就能够从陕西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中获得相当科学的答案。

“中国时刻”,开启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篇章

陕西考古学科专题博物的建成和开放,对于整个考古学界甚至中华文明的保护与发扬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

了解过去 面向未来  


以1921年发掘仰韶遗址为起点,中国考古学走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辉煌的学术成就。正是因为中国考古人的不懈努力、发掘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征才能更清晰呈现。但如今在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加持下,小众的考古领域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河南博物馆考古盲盒  (图片来源:数英网)

  • 促进相关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再开发,文化与科技融合后的再创新,当代Z世代年轻人对于中华文明有了更多的关注,2014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2015年3月20日,《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明确博物馆可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并鼓励博物馆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这为博物馆发展文创产品提供了制度保障,将文创产品发展推入了“快车道”。从此以后,传统博物馆积极地进行了文创产品的开发,例如前段时间火爆的由河南博物馆推出的考古盲盒。

考古发掘整理出的历史文物为人们创新创造、奇思妙想开拓出了无限的空间,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消费品的灵感来源于藏品和文化,面对于纷繁多样的文化产品,要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挖掘文化深层内涵,才能不断地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不断完善的博物馆体系以及科学和系统的研究方式,促进了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和研究,同时也促进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为考古学界提供更多的研究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到:“要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国家教育局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实施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通知》,其中提到了要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对考古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考古学科对于大众来说一直是一个冷门的专业,只有小部分群体关注到这一领域,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的建立促进了大众对于考古学以及考古学科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博物馆了解到考古学家们的工作,有利于考古学科人才培养,为考古学提供更多的专业型、研究型人才。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到考古这一领域,为文物保护提供更多新鲜的血液。 

(二)

完善博物馆体系 向专业化和国际化迈进    


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建立之前,我国的考古博物馆是以考古遗址博物馆为先导,综合性考古博物馆不足,特别是缺乏考古学科博物馆。

继陕西考古博物馆之后,我国考古博物馆进入了“科学发掘—保护利用—展示阐释”三位一体的全链式新时代,弥补了我国考古学科博物馆的不足,这对于推动考古学的建设、加强考古博物馆相关研究、推进考古博物馆建设、丰富我国的博物馆类型、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使我国考古学以及考古学科在国际上也占有着一席之地。 

(三)

厚植文化自信 助力民族文化复兴      


  • 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体系布局不断优化,数量增多、质量提高,在文化事业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统计,“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2天新增1家博物馆。

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5788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达1224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日益完整的博物馆体系为人民提供了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钥匙,推进科技赋能,借助数字科技手段,提供可视化呈现和沉浸式体验,能够从中吸取更多的文化养分,认识和充分了解过去,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和高端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 科技理论考古,提升发掘质量    


我国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相当重视,于1982年就出台了文物保护的核心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展现了在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的方法,展现了科学的考古学科理论在文物发掘和文物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先进的科技在考古中的运用,这些都体现了在新时代中的新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手段,对于保护、发扬和传播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带着对历史的敬意瞩望未来,为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打下坚实的根基。

【点击关注京和

【文末互动

你对于考古学科了解多少?
快来留言吧~

【添加星标

美编 | 王明毓

图文 | 部分来源于网络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言之有范·


欢迎向我们投稿!

投稿/合作加入我们

扫码👇联系执行主编:18811328390

加微信请备注好

“姓名+工作/学校单位”信息

带来不便,请多谅解,期待与你的交流!


欢迎加入言之有范社群!

交流加入社群扫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